facebook
回頁首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規模地震境況模擬與重點因應對策

大規模地震境況模擬與重點因應對策


為了降低臺灣面對未來可能發生大規模震災所帶來的社會經濟衝擊,在地震來臨前進行減災、應變整備及復原整備等作為,內政部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合作,進行大規模地震的情境模擬及災損推估,並針對推估結果擬訂因應對策。

大規模地震災害情境模擬與策略分工
圖1、大規模地震災害情境模擬與策略分工


國科會逐年挑選出臺灣各地區發生機率高,且可能造成大量人命傷亡及建物損失的高危害潛勢斷層構造,進行地震情境模擬,並推估死傷人數、建物破壞、震後火災、短期收容、供電供水設施及通信基地台受損等災損資料,供各因應對策推動。
 
山腳斷層南段規模6.6地震情境
圖2、山腳斷層南段規模6.6地震情境



中洲構造規模6.9地震情境
圖3、中洲構造規模6.9地震情境


東部琉球隱沒帶規模8.0地震情境
圖4、東部琉球隱沒帶規模8.0地震情境


新城斷層規模6.9地震情境
圖5、新城斷層規模6.9地震情境

 
為了降低大規模地震的災害影響,政府各部門也本於權責,在上述災害境況的結果下,
本方案係將各因應對策,細分為各分項策略,分由各權責單位執行(如附表1大規模地震重點因應對策分工表),各權責單位再根據大規模震災情境模擬災損推估結果,擬定「建築物耐震補強政策」「水、電設施破壞因應對策」「交通設施補強對策」「受困傷患救援對策」「大量災民收容對策」「總合性對策」(請以連結至各分頁)等6項對策,逐年落實執行,以降低大規模災害可能對國人造成的災害影響。


圖6、各大規模地震重點因應對策及權責單位

內政部也會在執行的過程中,除了把這些對策的分年量化目標及達成率,作為量化指標納入「震災(含土壤液化)災害防救業務計畫」滾動修正。
同時也組成專案團隊,協助調查分析,並評估管制各分項策略推動方案,並且定期召開檢討精進會議,由專家學者及與會單位提供建議,持續滾動式檢討精進各對策項目、策略目標、推動方式、分年量化目標及達成率。
 
概念圖
圖7、大規模地震重點因應對策整體推動方案概念圖
 

建物等耐震補強對策

分項策略:老舊建物及救災據點結構物及非結構物耐震補強
權責單位:內政部國土署
策略目標:
  • 積極推動弱層補強補助措施,協助有意願民眾提升建築物結構安全,並持續追蹤補強後建築物結構之耐震性能。
  • 優先輔導高危險亟需更新之個案辦理重建、整建及維護,並提供必要經費協助。
  • 逐步推動特定用途建築物辦理耐震能力評估檢查及改善,保障使用人安全。
  • 督導中央機關及地方政府加速推動公有建築物耐震能力提升工作,確保地震發生後維持政府運作及機能。
  • 研究建築非結構物耐震評估及補強對策。

分項策略:家具固定措施推廣
權責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消防署
策略目標:
  • 於防災相關活動或研討講習會推廣家具固定措施
  • 防災宣導納入規劃。
  • 風險溝通:規劃每月宣導主題或於地震發生時(條件設定為規模5以上且震度4級以上),運用內政部消防署自媒體及社群及時面對民眾進行風險溝通。

分項策略:強震即時警報系統整合與應用-電梯
權責單位:內政部國土署
策略目標:
  • 進行強震即時警報系統整合與應用(電梯)相關研究提供成果及建議。
  • 研商設置及管理相關規範(草案)。
  • 遴選中央、地方政府社會住宅及民間大樓示範推動。
  • 示範推動成果檢討、設置及管理規範(草案)修正檢討。
  • 研修設置及管理規範相關法令規定。
 

水、電設施破壞因應對策

分項策略:提升水、電、瓦斯等維生系統耐震性能
權責單位:經濟部(台水公司)
策略目標:
  • 提升自來水維生管線耐震性能
 
 
分項策略:提升水、電、瓦斯等維生系統耐震性能
權責單位:經濟部(台電公司)
策略目標:
  • 提升輸電線路耐震性能
 
分項策略:提升水、電、瓦斯等維生系統耐震性能
權責單位:經濟部(能源署)
策略目標:
  • 選擇設施之適當廠址及路徑時,考量斷層及土壤液化等災害風險,並落實管線設施之防災設計、施工及維護。
  • 天然氣管線規劃、設計及建置時,依建築技術規則等相關規定考量耐震能力。
  • 設置地震偵測功能監測設備。
 
分項策略:瓦斯設施緊急連動遮斷
權責單位:經濟部(中油公司)
策略目標:
  • 強化地震通報機制。
  • 強化油氣管線遮斷設備。
 
分項策略:瓦斯設施緊急連動遮斷
權責單位:經濟部(能源署)
策略目標:                       
  • 地震速報系統資訊之傳遞及運用。
  • 區域遮斷操作設備順序及所需人力、車輛、時間納入公用天然氣事業災害防救計畫。
  • 公用天然氣事業建置即時切斷供氣之區域性供氣系統。
 
分項策略:災區供水、電調度及搶修對策
權責單位:經濟部(台水公司)
策略目標:                       
  • 強化災害緊急應變及復原能力
 
分項策略:災區供水、電調度及搶修對策
權責單位:經濟部(台電公司)
策略目標:                       
  • 強化災害緊急應變及復原能力


 

交通設施補強對策

分項策略:道路、橋梁耐震補強
權責單位:交通部(公路總局)
策略目標:
  • 對於耐震能力不符最新耐震規範之橋梁將逐年辦理改善,分年辦理耐震能力評估、補強規劃及施工作業,並爭取納入省道改善計畫或相關專案計畫進行改建或補強,其中台9線227k+895萬里溪橋(舊)、台9線200k+525木瓜溪橋(二)及台9線199K+775木瓜溪橋(一),共3座橋梁已於台9線花東縱谷公路安全景觀大道計畫內辦理改建中;台11甲線3k+900東富田橋、台11線5K+372花蓮大橋(舊)等已納入省道改善計畫預計辦理改建,分別於113年及114年完成改建;其餘橋梁將於耐震評估後爭取於省道改善計畫內辦理改建或補強。
 
分項策略:道路、橋梁耐震補強
權責單位:交通部(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目標:
  • 依據「大規模震災情境模擬災損推推估」發生6級以上地震,推估臺灣鐵路管理局受影響橋梁數量如下:
    • 山腳斷層:影響臺北工務段1座橋梁(瓊林用水橋)。
    • 中洲構造:共計影響嘉南地區77座橋梁。
    • 花蓮外海發生8級以上地震:共計影響花蓮地區65座橋梁。
  • 為維護鐵路橋梁安全,臺鐵局自106年起開始提送「橋梁安全提升計畫」,惟未獲核定;至111年再次提送,待行政院同意核定中,其中包含本案模擬大規模地震區域影響之橋梁。
  • 推動各工務段每年委託專業顧問公司辦理檢測,所需費用111年及112年各約1,179萬,後續滾動檢討。
  • 111年9月花蓮地震造成臺鐵局「新秀姑巒溪橋」及「樂樂溪橋(跨樂樂溪段)」橋梁受損,擬於112年編列經費辦理耐震評估、設計及補強工程。
 
分項策略:道路、橋梁耐震補強
權責單位: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策略目標:
    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之願景是藉由資源的善用,使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間之和諧得以妥善維護,期待國人能世代享有「永續的生態」、「適意的環境」、「安全的社會」與「開放的經濟」。
    策略綱領中所提到的災害防救、產業發展、交通發展等,皆需依賴國內最重要交通生命線-國道高速公路之耐震能力全面提昇,並以風險管理的理念達到安全與經濟的雙贏。
    「國道高速公路後續路段橋梁耐震補強工程」預定達成以下四大目標:
  • 於日後大地震侵襲時,達到減少損害及傷亡的主要目標。
  • 結合已完成耐震補強之國道路網,建構高效率的地震救災緊急道路系統。
  • 提供二十一世紀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所需之高安全性基礎交通建設。
  • 透過「中度地震不壞、設計地震可修、最大考量地震不落橋或崩塌」之耐震理念,達成國家整體防災永續發展總目標。
 
分項策略:道路、橋梁耐震補強
權責單位:交通部(鐵道局)
策略目標:
  • 高鐵橋梁耐震能力須符合最新版鐵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之規定,並依據國家地震中心針對新增第一類活動斷層所訂定近斷層設計反應譜,並考量近斷層效應,持續提升斷層影響範圍之橋梁耐震能力。
  • 另為控制地震時橋梁側向位移,高鐵針對側移敏感度較高之橋梁辦理增設阻尼器工程,以減少不同結構間之橫向相對位移,避免軌道剪力榫反覆受地震力作用而破壞,並可有效減少震後因設備受損而暫停營運之損失。
 
分項策略:道路、橋梁耐震補強
權責單位:交通部(航港局、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目標:
  • 依「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規定頻率辦理橋梁定期檢測、特別檢測及詳細檢測作業,一般性橋梁規定每2年辦理1次定期檢測,特殊性橋梁規定每年辦理1次定期檢測,以確保橋梁通行安全。


 

受困傷患救援對策

分項策略:人命救助活動據點規劃
權責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策略目標:
  • 透過預先規劃大規模震災下,開設之「救災支援集結據點」,以於災後快速啟動救災,增加救出生還者之效率。
 
分項策略:搜救量能強化
權責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策略目標:
  • 搜救量能強化暨加速動員機制建立
 
分項策略:義消及民間救難團體運用
權責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策略目標:
  • 提升義消民間救難團體及訓練能量及強化整體災害應變效能。
 
分項策略:人命搜救調度方案
權責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策略目標:
  • 透過預先規劃大規模震災下,如何調度救災之救災方案,以於災後快速啟動救災,增加救出生還者之效率。
 
分項策略:大量傷病患處置對策
權責單位:衛生福利部
策略目標:
  • 運用緊急醫療體系,強化各級衛生機關大量傷病患緊急應變機制,規劃醫事人力及醫療設備調度機制:輔導醫院開設專責病房分散式收治傷患,以能在短時間因應突發湧入作業能量。
  • 又為有效利用急救責任醫院急性處置之醫療量能,事先規劃徵用公部門訓練中心及旅館設置傷後安置處所,收治病況穩定之傷患。


 

大量災民收容對策

分項策略:充實避難收容處所與物資整備
權責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策略目標:
  • 藉由盤點各避難收容處所能量並請各地方政府將前開資料公告於網站上,以利民眾瞭解災害發生時臨近其住所之避難收容處所位置及相關資訊。
 
分項策略:強化弱勢族群照護
權責單位:衛生福利部
策略目標:
  • 強化獨居老人、獨居且行動不便或使用維生器材之身心障礙者面臨災害發生之預防機制。
  • 建立機構防災對策,強化機構緊急事故處置及應變能力。
 
分項策略:個人化防救災情資提供
權責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策略目標:
  • 為便利民眾取得災害情報,以個人化及資訊綜整的策略,109年建置「防災有Bear來」個人化防災資訊網。
  • 除介接各相關部會防救災圖資及災害示警資料,也建置動態即時災情查詢功能,並設計友善介面,便於民眾取得防救災資訊。使用者可依個人的地理位置,即時查詢時雨量、風力預測等天氣狀況,此外,系統也提供豪雨警報、颱風警報、地震特報、土石流警戒、水庫放流警報等17種災害示警資料,災害發生時系統將主動推播重要防災訊息。
  • 為進一步提升系統操作的便利性及提供更精準且更適合個人的災害情報,升級為「全民防災e點通」(https://bear.emic.gov.tw),推出「未來1小時降雨預報」及「我的防災地圖」等全新功能,並整合災害情報,讓使用者能夠獲得第一手的災害情資、災情狀況及政府應變處置作為,真正達到災防資訊一站式的目標。
 
分項策略:收容場所運作與物資調度分配
權責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策略目標:
  • 藉由參與各縣市災害防救演習、民安演習等,瞭解各縣市政府災害業務推動及避難收容處所運作是否流暢。
  • 收容所空間規劃符合入住民眾需求,並注意隱私。且考量身心障礙者、老人等特殊族群之需求。
  • 督導各地方政府,考量性別及特殊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民眾需求儲備特殊民生物資。


 

總合性對策 

分項策略:推動韌性社區等自主防災機制
權責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策略目標:
  • 韌性社區之推動係考量村里與社區意願、災害潛勢與風險、社區組織等條件,遴選合適之社區參與防災工作之推動,並依照內政部訂定「韌性社區操作手冊」推動工作項目,分為五大面向:建立夥伴關係、評估災害風險、釐訂因應策略、延續社區維運及強化應變復原能力。
  • 韌性社區強調的是與風險共存,災害的風險不可能完全避免,社區仍可能受到災害的衝擊,但是藉由韌性社區的推動,可以降低災害的衝擊,並能夠較迅速從衝擊中復原。

分項策略:民間志工運用
權責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策略目標:
  • 為利災害發生時協助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有效掌握救災人力及物力資源,及時投入災區做出最有效率之調度,建置「重大災害物資資源及志工人力整合網絡平台管理系統」,並於106年將救災志工人力整合於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復於109年配合社政防救災整合系統(原重大災害物資資源及志工人力整合網絡平台管理系統)改版精進,新增專案志工召募功能,並增修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重災志工功能,以期能更即時及方便使用者運用志工資源。
  • 每年督導各地方政府建立災害志工人力調度及運用機制,以利災時確實掌握支援災區志工人力及服務提供。

分項策略:「以境況模擬為基礎」之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權責單位:內政部消防署
策略目標:
  • 建構「以境況模擬為基礎」之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分項策略:推廣住宅、公共工程及商業用建物之地震保險保障
權責單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
策略目標:
  • 強化投保地震保險意識,以降低大規模地震所致之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