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不要驚慌保持冷靜,先想想怎樣保護自己免於受傷,並採取行動。 地震發生 確保安全 更多資訊 0~3分鐘 安全確認 更多資訊 3~5分鐘 避難準備 更多資訊 5~10分鐘 觀察周遭 更多資訊 10分鐘後 救援行動 更多資訊 3天後 外部的支援 更多資訊 10天後 避難生活 更多資訊 互動體驗 請用手機掃描QR-Code,進行手機互動體驗。 地震體驗 地震體驗 地震發生 - 確保安全 要先保護自己的安全 生命比什麼都重要,地震發生時,首先要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尤其是保護頭、頸部。 找一個堅固的桌子下躲避。 注意掉落的家具和物品。 0~3分鐘 - 安全確認 當地震停止時 確認整個家人的安全。 迅速的關掉瓦斯 要確定瓦斯已經關閉,並且告訴大家,我已經把瓦斯關閉了。 如果火災發生則需迅速滅火 大聲呼叫發生火災請求幫助並撥打119,使用滅火器滅火,若火勢太大請立即離開火場。 檢查出口是否暢通 如果受困屋內,撥打手機告訴親友或鄰居所在的位置。 若受困嚴重毀損建物內可節奏性敲打東西發出聲音讓搜救人員知道。 或是吹哨子或其他聲響讓外面的人知道。 山崩、土石流與海嘯注意 在山區應注意土石崩落及土石流(震後豪大雨可能發生土石流)。 沿海地區民眾應注意海嘯警報。如果海嘯警報發布,立即疏散避難。 3~5分鐘 - 避難準備 避難用品準備與周遭環境確認 緊急避難用品準備。 鞋子。 安全帽。 採取疏散避難的時機 搖晃劇烈以致站立不穩,行動困難,且擔心建物嚴重受損,恐在餘震時導致傷亡。 高處物品掉落,家具、書櫃明顯移位、搖晃或翻倒,且擔心建物嚴重受損,恐在餘震時導致傷亡。 聽到「建築物有異聲」類似「碰、碰」巨響時,此代表部分建築物之磚牆或混凝土受擠壓破裂。 部分建築物受損嚴重,牆、樑、柱爆開或明顯變形甚或倒塌。 逃出時切勿驚慌 從家裡出來時關閉電源總開關。 關閉瓦斯桶開關。 鎖緊門窗。 離開前在門口明顯處,留下字條說明屋內人員都已安全地前往避難收容處所。讓搜救人員不必浪費時間企圖進入屋內搜索。 逃到外面時注意可能的掉落物,如玻璃、磁磚、招牌。 遠離磚牆。 若發現有火災 大聲呼叫"發生火災、發生火災",向家人和鄰居發出警告。 使用滅火器滅火,不能滅火則儘速離開火場。 撥打119,通報火災地點與狀況。 確保周遭的安全 確認周遭是否有人員受困或受傷。若發現有人受困或受傷,應協助脫困或尋求協助。 5~10分鐘 - 觀察周遭 收集地震相關情報與避難行動 前往避難收容所,確認安全狀況。 通知家人或親友自己安全無虞。亦可利用1991報平安專線留言。 途中,應注意餘震造成的建築物或磚牆倒塌或外牆磁磚、招牌掉落可能造成危險,要儘量遠離。 若遇到需要幫助的老弱婦孺,應主動協助。 為了行動的方便與安全,請攜帶必要的個人物品即可 為了行動的方便與安全,請攜帶必要的個人物品即可 不使用汽車和機車。 請儘量選擇較寬的道路行走,較為安全。 遠離小路、籬笆、懸崖、河川 磚牆、門柱、自動販賣機容易因地震而倒下,所以不要靠近。 10分鐘後 - 救援行動 大家合作滅火和緊急救援行動 協力將壓在倒塌的房屋或家具下的人救出。 協助進行急救或將重傷者運送至醫院。 若有趁火打劫者應大聲制止,並請附近民眾或警察幫忙。 自行組織防災的活動 可與一起避難的人自組救災團隊,協助搜索生還者並協助受傷或行動不便的民眾。 優先救援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協助疏散避難。 確認鄰居的安全。 確定安全無虞再返回家中。 3天後 - 外部的支援 等待外部的支援 在等待外部支援的期間應該節約使用避難收容處所或自己攜帶的日用品和緊急用品。 掌握正確的情報,不聽信謠言。 在避難收容處所內,仍應注意餘震。 自主救災行動 注意政府發佈的相關訊息,並配合採取因應的行動。 注意老人與殘障朋友的狀況,積極的給予幫助。 在避難收容處所中應節約用水、用電,並節約使用各種民生物資。 10天後 - 避難生活 在避難收容處所的活動 協助社區幹部組成自治管理組織,協助避難收容處所的運作。 遵守集體生活的規則。 保持互助的心,並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