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大規模震災因應對策 國家防災日震災救災演練 國際救援隊伍接待和撤離中心 易成孤島防災準備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介紹 中央及各縣市災害應變中心聯絡方式 災害現場協調聯繫機制 災害防救業務計畫(連結) 大規模震災消防救災方案 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造成全臺2,415人死亡、10萬餘棟建物倒塌,21年來,臺灣雖經歷過臺南及花蓮2次0206震災,但如同921大地震這樣大規模、跨縣市的地震,至今未再次發生;但以「台灣地震模型」研究的「台灣孕震構造之發震機率圖」顯示(如附圖),未來30年臺灣有87%的機率發生規模大於6.5的地震、81%的機率規模大於6.7、38%的機率規模大於7.0,而未來50年有97%的機率規模大於6.5、94%的機率規模大於6.7、55%的機率規模大於7.0,其中雙北地區的山腳斷層,中部彰化斷層,南部六甲斷層、中洲構造及後甲里斷層,東部米崙斷層及鹿野斷層等,均為高潛勢斷層,可見大規模震災的威脅一直存在我們生活周遭。 為了因應未來大規模震災之威脅,本署自107年起結合科技部,逐年挑選出北中南東各地區危害潛勢斷層構造,進行情境模擬及災損推估,本署再根據大規模震災情境模擬及災損推估結果,研擬專屬的「大規模地震消防救災方案」,於方案中預劃發生大規模震災的狀況下,受災之縣市需要開設幾處救災支援集結據點、據點內部空間配置,國軍、其他支援縣市調度救災部隊量能,及其支援調度路線,並於每年國家防災日,動員全國救災能量進行整合演練,以驗證救災方案內容。 透過預先研擬「大規模地震消防救災方案」,可以讓救災單位檢討遭遇大規模震災時,救災能量是否足夠,也能在類似的地震發生後,迅速以方案中規劃的據點及運輸方式進行支援,提升救災效率。 目前本署已研擬完成「山腳斷層南段規模6.6大規模地震消防救災方案」、「中部大甲斷層規模6.8連動彰化斷層規模6.5大規模地震消防救災方案」及「南部中洲構造規模6.9大規模地震消防救災方案」,可至發布資料區下載。